视点|阅读无用是因为缺乏专业性
注:本文首发于2019年3月27日《中国教师报》。
前几天应邀为某个县的校长和优秀教师作了一场关于专业阅读的讲座,介绍专业阅读对于教师成长的价值和意义。晚上,与听讲座的好友聊天,他说:“阅读对于教师专业发展肯定有好处,但我希望学一种有效且可操作、可复制的课堂模式,尽快大面积提高教学成绩。”我说:“学习方法与模式需要学,但几乎找不到单纯依赖策略和技术来破解问题的‘一招鲜’。”
为什么?因为破解一个具体的问题,看似用了一个方法,但方法背后需要一个大的系统支撑。这个系统有三个要素:知识、策略和意愿。知识是理论范畴,提供“做什么”和“为什么做”;策略是方法,提供“如何做”;意愿是动力,提供“想要做”。一套长期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意愿、知识和策略交织的结果,缺一不可。重视策略或技术,忽视知识和意愿,是许多课改学校遭遇瓶颈而无法突破的主要原因。
如何办?专业阅读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专业阅读分为深度阅读和为解决问题而读。当然,这种划分不是很严谨,因为深度阅读也是为了解决问题,只不过侧重“无用之用”,为解决问题而读则侧重于“有用之用”。
深度阅读在内容上强调读经典,在方法上强调啃读,在效果上重在理解透彻而不在阅读数量。深度阅读有助于对教育中的根本问题形成根本性理解。以课改来说,课堂需要改革毋庸置疑,课改需要模式也不需要讨论。我不反对模式,反对的是模式化,如果所有的课堂不分学科、不分学段都机械地套用一种模式,肯定行之不远。正如“八股文”是一种很好的写作模式,但如果所有的文章都必须按照“八股文”的结构来写就有问题了。模式是理论和实践之间的中介环节,具有一般性、简单性、可操作性的特征。模式在实际运用中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实现一般性和特殊性的衔接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随时调整要素与结构,才有可操作和推广性。
一切行为都包含理解或洞察。教师专业发展主张对教育教学形成一种根本性理解,为解决具体问题提供丰富的知识背景。而这种理解力,在短时间内依靠碎片化的浅阅读是无法形成的,有赖于深度阅读。
谈完深度阅读,我们再来看为解决问题而读。
从阅读目的来看,有读文学、新闻、消息的消遣性阅读,有高校教师旨在构建严密学术体系的研究性阅读。对中小学一线教师来说,我提倡为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现实问题而读。虽然每个教师面临的问题、所需的书籍都不尽相同,但基本上总有一本书能解答你的问题。专业发展,某种程度而言,就是寻找到此时此刻最适合你的书。
打一个不贴切的比方,为解决问题而读就如海盗一样,不强调固定的战术战法,根据随时发现的目标,机动、快捷、有效地捕获“猎物”。在阅读书籍的选择上既可能是经典理论书,也可能是畅销工具书;在阅读方法上,既可能是精读,也可能是泛读。总之,以解决问题为最终目的。近期,我指导几个希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中学语文教师,就先推荐了几本书:《语文科课程论基础》《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唐宋词十七讲》《语文教学设计要诀》《古老的回声》《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等,这些书涉及课程论、教学策略、教学模式、文本解读。每次评课就某个问题进行讨论时,顺手打开书籍中相应的部分研读,从而达到理解上的通透。
我还有一个习惯的方法是主题性阅读,即为了对某一个问题或领域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尽可能多地搜索相关书籍,一起购买,集中阅读。比如,近期我研究提升中学生演讲能力,就先在“豆瓣读书”搜索演讲方面的图书,根据排名筛选出《演讲的本质》《高效演讲》《金字塔原理》《演讲的艺术》《演讲的力量》等几本书。用几周时间快速浏览后,基本把握了演讲的核心知识,并确定了精读的内容,为下一步实战练习提供了比较广泛的智力背景。
之所以强调专业阅读,是因为实践中还有一种阅读,貌似专业,但不仅没解决问题,反而是在逃避问题,甚至制造问题。比如阅读单纯励志性的书籍,以为态度能决定一切,打了“鸡血”就能教出好成绩。还有一类是抱怨或推卸责任类的文章,为教师辩护,把教室里的问题一味归因于工资、环境、学生、家庭等外部原因。读这两类书,无视教育的复杂性,不懂技巧背后的原理,不仅不解决问题,有可能让自身都演变为“问题”。
相关链接:
欢迎扫码关注